

通过实施修复自然生态、保护动植物多样性、改善水环境、修复传承人文生态四大措施,构筑了科学的生态保护体系;继续对湿地公园的水环境、湿地生态特征、湿地植被演替、湿地保护类群、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查和监测,评价其生境适宜性变化及其后果,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和修复措施,实行动态管理。
数据显示,近些年来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,大气质量明显改善,水质不断提升。
目前,太湖湿地拥有的生态监测设备有全光谱水质监测仪2套,多功能气象观测在线监测设备。为更好的监测湿地生态系统,完善湿地监测体系,太湖湿地布局鸟类智慧监测平台,设置鸟类自动观测点2个。这些检测设备都为湿地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,也是对湿地资源的一次体检,为构建全省湿地生态综合监测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依托独特的历史人文、民俗风情、自然资源等,太湖湿地深入挖掘太湖历史文化,普及湿地科学知识、宣传湿地功能价值、弘扬湿地文化,已然成为太湖流域湿地修复的典型示范。
2012年,成立了苏州所“湿地自然学校”,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和科普基地,每年都面向社会公众、亲子家庭、学生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保护研学旅游活动,经过10年的发展,逐渐建立了“行业引导+企业运作+志愿者助力”的湿地自然学校发展体系,开创了湿地自然学校的“苏州模式”。
目前,太湖湿地设立了太湖科学营的研学项目,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产教研平台和太湖生态自然人文资源,囊括了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、太湖湿地自然学校、桑蚕文化教育基地等多元特色。
未来,继续做好“保护、管理、经营”等三篇文章,在获得“湿地公园”“国家4A级旅游景区”“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”“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”等数十项荣誉的基础上,在科普教育、生态文明教育上发力,跨进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”、“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”的行列,实现湿地保护与利用的“双赢”。
版权所有:苏州太湖湿地世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05461号-1